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Tuition and Expenses

Tuition and Expenses.   $40000/$60000

We understand that a private college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undertaking for any family, and our goal is to make sure it remains manageable for you. To that end, we offer need-based aid and financing plans for families at all income levels—in fact, approximately 70 percent of Harvard students receive some form of financial aid.

This fact sheet outlines the full cost of a Harvard education, before 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id or other awards. If you are eligible for aid, you may also receive an additional standard allowance for travel and personal expenses.

Cost Attendance

2013-2014
2012-2013
Tuition$38,891$37,576
Health Services Fee$958$930
Student Services Fee$2,443$2,360
Room$8,667$8,366
Board$5,448$5,264
Subtotal—billed costs$56,407$54,496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是校歌,不是地下校歌


2009-10-12


》 台大地下校歌

|關鍵字: | October 12, 2009
累積瀏覽次數: 166163 | 今日瀏覽次數: 19 | 最近被瀏覽時間: 10.01.2014 - 02:13

http://gallery.lib.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09/10/gal_084_00b.jpg
圖片中的對白,希望謔而不虐。讓我們一起聽聽台大地下校歌《望春風》的由來。
************************************************************** ***
不要懷疑,《望春風》就是那首原汁原味的台灣歌謠,由李臨秋填詞、鄧雨賢譜曲。先來品味一下這首1933年創作的歌詞:
  望春風
  Wang Chun Feng (Looking Forward to Spring)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Alone at night sitting by the lamp, I feel the breeze caressing my face

  十七八歲未出嫁,當(音燈)著少年家
  Unmarried in my youthful prime I picture a handsome lad

  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With features comely and refined; I wonder about his family

  想要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I’m afraid to ask, while my heart cries out with passion

  想要郎君作尪婿,意愛在心裡
  But the eager desire to marry you I bury deep in my heart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Oh come to me soon, for youth will never wait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
  Someone is approaching, I open the door to see

  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風騙不知
  The moon smirking at my folly; ‘twas only the stirring breeze.

以1988年畢業的我們而言,並沒有普遍認知台大地下校歌是《望春風》;但是,1979年畢業的學長姐,在出社會的工作場域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台大校園有這麼一個傳統,校歌就是《望春風》,而不是1968年文學院院長沈剛伯教授填詞、漢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博士譜曲、傳唱至今的那首校歌。
但是學長姐也說不清楚,地下校歌為何選唱《望春風》呢?台灣歌謠這麼多,客家歌謠、原住民歌謠也很優美?為什麼就它雀屏中選呢?
於是有人推測,或許是台灣政治曾經走過高壓統治,年輕人在校園裡志氣抑鬱難伸,於是只能暗地裡期待能有一股清風、春風吧?
但是《望春風》,讀讀它的歌詞,分明就是一首描繪少女情竇初開的情歌,真有這麼高深的隱喻在裡頭嗎?
閱讀之前一篇部落格短文<台大校歌沿革篇>,提到1947年先有一曲台大校歌,但是同學們認為過於深奧,1952年建議學校另譜新詞新曲,直到1968年才有新校歌的發表。或許在這段時間內,同學們聚會就是唱著《望春風》吧!
有天,校史館訪問到1964年畢業的數學系楊維哲教授,我們也問他這個問題。楊教授則是去推敲他們那個時代的心境,給了我們一個他的解釋:他們那個世代,是遲遲到了念大學才開始接觸異性;因為過去初中、高中都是男女分校念書。《望春風》這首歌很優美,當時也很流行,曲調也很簡單,即使外省同學不會唱,也會跟著哼。當時台大校園還是男同學比較多,可能男生調皮,喜歡唱這個歌逗弄女同學,反正校園內也沒有校歌,大家就常常唱著《望春風》;會不會因此而約定俗成,變成了台大地下校歌。
我們現在認為《望春風》作為台大地下校歌,或許每個世代的台大人會有不同的理由去接受這個現象;無論如何,海外的台大校友會聚會,最後壓軸節目如果是「唱校歌」,通常樂聲揚起,大家心連心、張開大口吟唱的,不是「臺大的環境鬱鬱蔥蔥……」,而是「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校史館/張安明】
附註‧本文置頂那張翻拍自67學年度畢業紀念冊的照片,學姐坐在男13舍前的石凳上,與《望春風》的無厘頭連結,請閱讀「校史館工作日誌:學長來踢館」。

6 Comments » *

  1. 關於這篇日誌,感謝校友合唱團提供訊息:在第66期(2009.10.22)的台大校友雙月刊,呂勝雄學長(台大合唱團第一任團長,1966森林系畢)的一篇文章〈重返杜鵑花城〉文中提到台大合唱團於1965年5月第一次公演時,就是以「望春風」代替校歌當作壓軸曲目。這也促使學長們提筆報告校方,他們想對校外徵求校歌詞譜。【其實,在1953年4月的行政會議上,已經有更資深的學長提過類似的提案,擬請校方制定校歌新詞新譜,以取代1947年的那首不容易歌唱的舊校歌。】
    校史館透過校友雙月刊社,再次請教呂學長有關校園習唱「望春風」的淵源,呂學長說:「……從台大早期友愛合唱團及純誼合唱團時代的音樂會,因無校歌,故即興以望春風來唱,久而久之,大家就這樣默認,直到校歌誕生前,都無人異議。」【註‧呂學長文中提到,台大合唱團是整合多個校內合唱團而來:純誼合唱團、工學院合唱團、僑生合唱團、法學院合唱團、醫學院杏林合唱團等等。】
    但許多人更想問的是:為什麼是「望春風」雀屏中選地下校歌,而不是其他的歌謠呢?此外,也有校友提出疑問,所謂望春風是地下校歌的傳奇,是僅在合唱團或是音樂性社團圈的共識?還是某段時期校園內共同的認知?看來,這不是件簡單的問題;或許很難有標準答案。
    Comment by NTU_HistoryGallery — 2009-11-9 @ 7:36 pm
  2. 「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的靈感取材來自「西廂記」,作曲者鄧雨賢則是以中國五聲音階的特色創作。所以,「望春風」確實是在藝術基礎上,能夠反映中華文化與情感、深具婉約派傳統的好歌。
    Comment by 統雄1977 — 2009-11-11 @ 3:04 pm
  3. 在1979商學系林莉學姐的人氣部落格《四年級部落格》,因本篇日誌而起熱烈探討台大地下校歌?望春風?等等問題,還有林莉學姐另一種觀點,很值得大家前往閱讀:台大地下校歌
    Comment by NTU_HistoryGallery — 2009-11-19 @ 10:07 pm
  4. 校史館感謝《校友雙月刊》編輯林秀美小姐大力協助,幫忙探索<望春風>與臺大的情緣。目前挖掘出來的故事,都是與合唱團體有密不可分的牽絆。現在讓我們細細品嘗醫學系1965年畢業,也是台大交響樂團團友的莊伯祥學長(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他的望春風故事:(校史館真希望能獲得莊學長的望春風變奏曲。)
    *************************************** ***
    [台大校友雙月刊社] 林主編:
    ……[前略]
    我對該曲被傳唱的源起沒有研究,但對它被當校歌完全不感意外。我認為該曲有幾個特點:
    (1) 旋律簡單、動人
    (2) 歌詞生動、幽默,而且“很台”!
    (3) 流傳最廣──應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首。

    三十幾年前我參加美東一個醫師團赴中國作醫學交流,其中一位團員就是臺大合唱團團員。第一天早上就在西湖前教我們這曲,一路上成為團歌,最後在拉薩的歡送會,全團就是以這首歌回敬他們!
    我在國外幾十年,想念台灣時,會尋求台灣的旋律,這首歌第一次出現在我腦中。幾年後,1965班畢業25年北美NTUH校友會由我同學朱真一在St Louis主辦,他要我幫忙,我就把它的變奏曲整理起來,獻給我班上同學。
    台灣最偉大的作曲家蕭泰然也寫過它的變奏曲。此外一定還有其他人,輪不到我這位amateur!!
    敬祝安康!
    莊伯祥
    2009.11.18.

    Comment by NTU_HistoryGallery — 2009-12-4 @ 1:52 pm
  5. 2010.4.30.農學院生機系退休的賈精石學長帶來兩位台大校友參觀校史館,一是獸醫系、一是地理系大氣組畢業,一人畢業於1969,一人畢業於1973。
    這時聊到台大地下校歌為望春風一事,其中一位學長是登山社的社員,與音樂性社團無任何淵源,他說以前在台大念書時,的確有把望春風視同學校校歌對待的傳統。

    Comment by NTU_HistoryGallery — 2010-05-4 @ 8:20 pm
  6. 第一次看到望春風的英文歌詞,讀來其實還蠻優美,可惜不知道該怎麼配著曲調唱。
    Comment by PTT — 2010-11-17 @ 10:37 pm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臺大校史館部落格公約
* 如有謾罵、不雅、不實、侵害隱私或離題過遠的留言,校史館得刪除之。

"等到有一天" 你或許沒有機會/作者:孫越


http://life.com.tw/index.php?act=view&news_no=10956 
在今天,我們的房子越來越大,但是家庭越來越小。

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是時間卻越來越少。

我們的學位越來越高,常識卻越來越少。

知識越來越多,判斷力卻越來越差。

我們有更多的專家,但是也有更多的問題。

醫藥越來越好,但健康越來越少。

我們花費太多,歡笑太少。

車開得太快,火氣上來也更快。

睡得太晚,閱讀太少,電視看得太多,而且禱告太少。

我們所擁有的資產倍增,但是價值卻遞減。

我們說得太多,但是愛心太少,且謊話連篇。

我們學習如何經營生活,但沒有建造生命。

我們在生命中加增歲月,卻沒有在歲月中增長生命。

我們有越來越高的建築,但也有越來越低的 EQ。

有更寬廣的高速公路,但有更狹窄的視野。

我們花費得更多,但擁有的更少。

我們買得更多,但享受得更少。

我們可以登陸月球回來。但是卻無法拜訪對街的鄰居。

我們可以征服外太空。但是卻無法掌控內心世界。

我們可以分裂原子核,但是卻無法挪去心中的偏見。

我們更多書寫,卻更少學習。

更多計畫,卻更少成就。

我們學會忙碌,但學不會等候。

我們的收入更高了,但道德更低了。

我們生產更多電腦,掌握更多資訊,

複製更多拷貝,但我們的溝通卻更貧乏。

我們的數量提高了,品質卻降低了

這是快速食品充斥卻消化不良的時代。

高大的身軀與低劣的性格並存的時代。

更多休閒卻更少歡樂。

更多食物卻更少營養。

更多雙收入家庭,但更高的離婚率。

更多千萬豪宅,但 卻更多破碎的家庭。

我建議,在今天這樣的世代,

你不要保留任何事情到特殊的場合才做,

因為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殊場合。

勤加閱讀,追求知識,

坐在你家的前廊上欣賞自然美景,

無需汲汲營營於生活需要。

多花時間與家人及好友在一起,

享受喜歡的食物,

到你喜愛的地方去遊覽。

生命不只是為了存活,

而是一連串愉快事件組成的的鏈條。

將你的水晶高腳杯拿出來,

不要將妳最好的香水存起來,

任何時候你想要用的時候就用它吧。

把「有一天」「將來的某一天」

從你的字典中刪除。

現在就去寫那一封

你曾經想過要等到「有一天」才來寫的信。

讓我們現在就告訴我們的家人我們多愛他們。

不要將會帶給你歡笑及喜樂的任何事情拖延到未來。

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是特別的,

而且你不知道那是否是你的最後一刻。

如果你太忙以致於無法將這封信傳給你所愛的人,

你告訴自己說,「等到有一天」我再傳。

那 請你相信我"等到有一天" 你或許沒有機會傳了。